據Jacqueline,Wilson1986年著作:Amber(琥珀)一書指出:五顏六色,透明/不透明,某些香港人稱之為西藏蜜蠟的珠子,其實是德國人約100年左右之塑膠製品,被大量運送到非洲、阿富汗、巴基斯坦等回教區出售,換取當地珍寶;廾世紀這些物品又回流歐、美等地,無良商人將之當作古董珠出售,現在又有港商再從歐、美購回香港當作古董蜜蠟出售,這真是因果循環了!
天然琥珀融點很低,在攝氐150度至190度之間便開始著火軟化,200度至250度左右便開始氣化(即蒸發) 。
但是這些製品,燃點極高,燒焦後呈現暗紅色,燒出來的是塑膠中混合些微的硫磺味,並非松脂味,不能浮於濃鹽水中,不符合琥珀(俗稱蜜蠟)的標準,因此將之判斷為「舊膠珠」,這些不值錢的舊膠珠,被香港人當作古董炒賣。
最近,連這些舊膠珠也缺貨了,這班無良商人又從泰國購一些新造的仿製舊膠珠,這一來更變得連的「舊」的價值都沒有,但是,這些仿製舊膠珠價錢,竟然也被炒至到十分不合理地步。
賣假天珠、假蜜蠟的大都是港人稱為「拜神黨」的神棍、騙,說什麼因果循環.............,
其實這般人將來一定會自食惡果,如有未報,只是時辰未到耳!
大紅大綠的回教徒用過的舊膠珠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